西安交通大学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对卓越领军工程人才的需求,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于2022年启动“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教育培训”计划,旨在通过依托学校的创新联合体,组建联合团队、融合双方优势、订单式培养人才,在联合攻关中培养适应多领域需要的卓越工程人才。
近日,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对2022年获批的13项“百千万工程”示范整体项目和2023年获批的1项个体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6个项目获评“优秀”,展现了学校在培养卓越工程师方面的很明显的成效,在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体制机制、研究生教材和课程、案例建设、企业导师/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实践平台建设、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专业实践保障等方面,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示范项目案例,为打造校企人才联合培养提供范例。
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方面,能动学院陶文铨院士承担的《氢燃料电池性能提升关键技术探讨研究》项目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样板党支部”“国家思政示范课程”为思政抓手,依托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氢储能平台、陕西省氢燃料电池性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校企联合研究中心的国家级-省部级-校企三级平台,构建高校+企业的双导师模式,围绕燃料电池行业领头企业重大难题设置研究生课题,努力探索专业能力强、管理能力突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将价值引领与专业培养有机融合,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和科学技术创新的新模式,聚焦氢燃料电池性能提升关键科学及技术问题,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卓越人才机制。
围绕高端电量传感芯片领域卓越工程人才教育培训目标,刘明教授团队联合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共建电量传感芯片工程研究平台,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重要项目为支撑,以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重要平台为保障,致力于高端电量传感芯片卓越工程人才教育培训。其中西安交大主要培养研究生在传感材料、敏感机理和芯片设计等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和理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珠海多创、中车时代围绕芯片量产和电气量模组开发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研究生将在国网智研院等开展电量传感芯片的应用验证,并在四川省网和江苏省网示范推广。合作单位及企业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选题/开题/中期、专业实践、科技竞赛、学位论文撰写等人才教育培训全过程。
在课程建设方面,面向未来对航天器发展的需求,聚焦人工智能、先进动力等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领域,机械学院刘金鑫教授团队依托创新联合体平台已建成六门产教融合课程,分别为《柔性航天器原理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空天组合动力原理及智能测控技术》等课程,课程的实施不仅是校企协同育人目标的具体落实,也为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让同学们能够了解到国内外智能航天器领域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工程案例,掌握组合动力发动机的基础设计理论和方法,了解不一样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航天组合动力知识体系。同时也能让同学们在航天实战专家的讲解中耳濡目染,切实感受到“航天精神”与“科技强国”的信念。
案例建设方面,电信学部刘明、机械学院刘金鑫和材料学院杨冠军教授基于《自旋电子学导论》、《薄膜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等课程,聚焦时代热点,在“大国智造”“中国科创”主题案例方面开发了3个具有时代性、引领性、学理性的高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充分展示了团队在科技攻关中的原创性引领性科研工作,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过程。通过案例学习,让电子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新型电量传感机理、关键基础材料、芯片微纳制造工艺和典型电网应用;从“知识维”、“逻辑维”、“时间维”三个维度培养训练研究生的总师思维实践能力,达到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目的;使材料类、机械类等专业硕士学生掌握材料制备、成型技术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理论和当前理论热点,提高学生们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实践能力。
教材建设方面,能动学院陶文铨院士项目团队完成了第六版《传热学》(2024年6月出版)和《氢燃料电池多物理过程建模与仿线月出版)教材编写出版工作,其中《传热学》教材适应新形态建设要求,格外的注意引入工程实际案例,并注重数字化建设,获得校级优秀教材奖特等奖;《氢燃料电池多物理过程建模与仿真》教材有望推动我们国家氢燃料电池产品正向设计方法的深入研究与开发。
仪器学院赵立波教授凝练团队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课程建设需要,已出版教材1部,为《MEMS 压力传感器理论与技术》(2023年8月出版),并获批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十四五”规划精品系列建设教材5部。
为保证学生培养质量,材料学院杨冠军/宋忠孝教授项目团队通过制定了完善的开题、中期等培养过程保障制度文件,并严格执行,通过与学生签订“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协议书(百千万工程)”,邀请企业导师数次来校讨论,并参与学生课题方向制定,对本项目2022级百千万工程研究生开展选题考核,现场指导选题答辩,确保学生选题与实际应用需求相吻合,研究生选题达标率100%。同时项目团队会定期组织汇报,及时关注学生科研进展,并与学生共同参与学术会议,为研究生培养过程提供保障。
为加强学生培养过程管理,刘明教授课题组制定了完善的开题、中期制度并严格执行。研究生开题应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及《选题报告自查表》,要求字数要求8000字以上(不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数量≥50篇,其中外文文献≥50%,近五年文献≥50%,报告格式符合学校学位论文要求,正文部分重复率<10%,并提供查重报告或截图。确保学生选题与实际应用需求相吻合,明确科学研究目标及研究路线,保证学生培养质量。
专业实践保障方面,通过“百千万工程”计划示范项目加强学生、学科导师、企业导师的密切联系,项目团队中学科导师与合作单位企业导师根据专业实践“贯标”要求,制定了“百千万工程”计划研究生专业实践制度文件。对于在读研究生,在校修完研究生课程后,校内外导师一同为研究生制定专业实践大纲,送学生一起前往项目合作单位,指导研究生在百千万“贯标”信息系统以周记、月报形式记录、汇报实践内容,畅通沟通渠道,保障学生专业实践有序开展。
在企业专业实践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研究生,2022级安珂、倪樊基、林博民、伍小溪、任澍阳、王凡、杨昊霖、刘子彦8位研究生分别在海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传感研究所、珠海多创科技有限公司、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明石创新(烟台)微纳传感技术探讨研究院有限公司实习过程中表现优异,斩获企业级优秀实践研究生称号。
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方面,陶文铨院士承担的《氢燃料电池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示范项目,依托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校级竞赛工作室申报、承办“2024年秦创原-中石协·宝石机械杯”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学院和合作单位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支撑,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通过面向企业和市场需求,指导、鼓励学生参与系列大赛能源装备等主题赛事,2024年共组织75支队伍参赛,其中33支晋级全国总决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荣获含大赛最高荣誉“能源装备创新实践之星”在内的全国一等奖4项,获优秀组织奖,李明佳、丁涛、何璞、王斯民等4位指导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能动学院延卫教授团队依托云天化股份-西安交大创新实验室,以团队正在开展的“退役锂电池回收研发技术”为基础,建立了指导学生参加系列大赛各主题赛事的院级竞赛工作室,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赛)省赛金奖1项,“双碳”大赛国赛一等奖1项。
杨冠军/宋忠孝教授团队依托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院竞赛工作室,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并为研究生参赛提供充足的物质和平台保障,2023年指导研究生获“互联网+”大赛省级金奖1项。
刘明教授团队获批的《电量传感芯片工程研究中心》项目,以探索研究生实践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培养为内容,建设创“芯”大赛校级竞赛工作室,从赛前宣讲动员、选题指导、作品打磨到决赛现场指导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高水平赛事,逐步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切实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指导学生获“互联网+”大赛省级金奖1项、研电赛国赛商业计划书一等奖1项。
生命学院杨铁林教授获批的《生物技术与转化医学》项目,针对学生培养制定了双导师落实日常沟通交流、学生辅导制度文件,每周至少与企业导师、学生交流一次,时长不低于1小时。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他深受学生喜爱,不仅因为他在学业问题上尊重学生兴趣,更因为他尊重学生们的选择,引导正确的研究方向,让学生可以心无旁骛完成科研。当他发现学生完成进度滞后,从不会严厉地责问,而是与同学耐心地交流,问清楚原因并帮助学生度过困难,顺利开展科研,2023年杨铁林教授被评为校级“青年优秀导师”。
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沿,将技术难题凝练成项目课题,围绕项目背景、技术特点、产教融合成果转化等方面指导学生参加“产教融合之星”评选,致力于推动产业化发展,展现了项目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发展前途,能动学院延卫和化学学院丁书江两位教授分别获评2022-2023学年度校级产教融合之星优秀指导教师。
以示范项目为牵引,学校围绕工程人才教育培训中的课程教学体系、平台建设、双导师合作培养过程管理等难题开展探索和实践,着力优化和完善卓越工程人才教育培训体系。2022年获批建设的“百千万工程”计划示范整体项目已建设校企共建等类型课程50门,其中校级精品课程7门,建设教学案例27项,其中获批省级教学案例8项,国家级案例5项,建设教材27部,其中精品教材2部。截至目前,学校与211家龙头领军企业签署共建联合研究平台协议,建立83个校企深层次地融合创新联合体,遴选出995名企业导师参与联合培养,校企双方已携手解决关键技术难题1287项,转让许可专利1000余件,就地孵化企业213家,初步形成了产教深层次地融合的人才教育培训模式。西安交大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坚持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来实现“四链”深层次地融合,落实教育科学技术人才一体化。